據史料記載,乾隆27年,乾隆巡游沂山時偶感風寒,頓感身體不適,出現發熱、咳嗽、咽痛等癥狀。大學士劉墉私訪百姓后,進獻當地百草梨膏糖。乾隆帝含化,不日風寒癥狀消失,頗感好奇:一個小小的糖塊為何竟有如此神奇功效?百姓告知,糖果里加入多種發汗解表、溫肺止咳、清熱解毒的名貴中草藥,手工炮制而成,是當地百姓的日常休閑食品,也是緩解和治療風寒的家庭必備用品。乾隆帝龍顏大悅,賜“天下第 一糖”封號,并欽點為朝廷貢品。
梨膏糖是一種食藥同源的糖果類食品,非藥物也非保健品,屬于藥膳,歷史上俗稱“藥糖”。梨膏糖是在白砂糖、薄荷、雪梨或白鴨梨做主料的基礎上,添加了川貝母、野菊花、胖大海、金銀花、羅漢果、沙參、枇杷、白蘿卜、甘草、蓮子心等藥材為輔料,經過石磨磨粉、人工熬制、模具冷卻、成品晾曬、精選包裝五道傳統工藝,精心制作而成。食用梨膏糖后,口氣清新、唇齒留香、麻涼舒適、頭腦清醒、眼睛明亮,對頭暈失眠、咽喉炎、氣管炎、鼻炎肺炎、咽喉腫痛、口舌濕熱、痰多哮喘等病癥,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